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!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,请使用这些浏览器。
chrome
Firefox

工具栏

特斯拉重启毫米波雷达 向集度“视觉+激光雷达”方案看齐?

一直以来,特斯拉的纯视觉自动驾驶路线是汽车行业唯一的独特解决方案,且备受全球关注。马斯克也曾公开表示对激光雷达多传感器融合的不屑。然而,现如今似乎连都有意放弃纯视觉的想法。

近日,正式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提交了毫米波雷达的相关材料,意味着可能正在设计毫米波雷达。根据向当局提供的文件,这种高分辨率雷达将用于成像,配合摄像头用于自动驾驶的探测方案。

一时间,无数不明就里的科技爱好者心生疑问:纯视觉自动驾驶的大旗,到底打得多久?

其实,的本次“回头”,还远远谈不上彻底转向,其更像是一场纯视觉自动驾驶单系统方案的“倒春寒”。也许,在安全面前,充足的软硬件系统冗余仍然是目前自动驾驶不可回避的选择。比如像集度ROBO-01概念车就搭载“视觉+激光雷达”两套自动驾驶方案。

概念车搭载“视觉+激光雷达”两套自动驾驶方案)

重新设计毫米波雷达,会是特斯拉再度选择多传感器的开始吗?

作为这一轮电动汽车革命的开山鼻祖,曾使用摄像头和雷达的路线开发自动驾驶,为无数跟随者指明了方向。

不过,在2021年宣布全面摒弃雷达传感器,转而使用8个120万像素摄像头和神经网络的“Tesla Vision”纯视觉方案。2021年5月开始,北美市场上的Model 3Model Y车辆就不再配备雷达。2022年2月中旬开始,就连Model SModel X也不再配备毫米波雷达。

马斯克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,“纯视觉方案的安全概率会高于视觉+雷达,视觉方案已经相当好了,再使用雷达则会给(自动驾驶)系统提供过量且本不需要的信息,可能还会干扰信号。”

可以说,在眼里,雷达传感器不仅无益,反而是自动驾驶的阻碍。然而,擅长自己为自己“圆场”的马斯克,还是在自动驾驶路线选择上留下了“口子”,

马斯克曾在采访中提到,如果拥有“超高分辨率的雷达”,也不排除会使用,“采用高分辨率雷达的视觉方案会比纯视觉方案更好。”

短短一年,自动驾驶何以如此转向?

一方面,即便纯视觉能完美模拟人类在驾驶时的所有场景,但在能见度极低的雨雾天气、光线较差的幽暗环境中,纯视觉方案仍然存在极端场景中不够安全这一“命门”。

另一方面,雷达传感器的发展突飞猛进,未来4D毫米波雷达所带来的感知性能提升将极具优势。况且,硬件成本在快速下降,就连激光雷达也越来越便宜,既然对毫米波雷达都不拒绝,未来搭载激光雷达也不是不可能。

答案不言自明。引领下的纯视觉方案纵然出色,但“硬件补冗”大潮才刚刚开始。

“视觉+激光雷达”方案更安全,已在中国实现

试想一下,既然已经有了引以为傲的纯视觉算法,如果再配合激光雷达又会是什么样呢?

不需要幻想,一家名为的全新中国智能汽车品牌,已经把这种想法变成了现实。

前不久,所发布的首款概念车就搭载了“视觉+激光雷达”两套自动驾驶方案,具备高速、城市、泊车“三域融通”的高阶自动驾驶能力。尽管,Mobileye也曾提出过类似的技术路线,但是明确要在量产乘用车上进行使用的,放眼全球还是第一家。

专利:位于前机盖的跳灯式、可升降可溃缩的激光雷达)

根据官方描述,“视觉+双激光雷达”两套自动驾驶系统既能保持独立运行,也能相互备份、相互协同。即便是其中一套失效,另一套也能够让自动驾驶系统正常工作。

简单来讲,如果只用视觉感知,概念车就能实现高阶自动驾驶;如果用激光雷达多传感器融合,同样也能做到。两套系统完全可以单独运行,但是双剑合璧,互相支持,就形成了“1+1>2”的安全效果,大幅提升了高阶自动驾驶的安全性。

作为一家希望在自动驾驶体验上树立标杆的企业,在去年12月就利用SIMUCar软件集成模拟样车实现自动驾驶双域融通,当时就是仅依靠视觉方案实现的,在上一个阶段激光雷达还未投入测试。

“视觉+激光雷达”两套自动驾驶方案中,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,那就是其首创的“跳灯式”可升降双激光雷达设计。

(位于前机盖的可升降双激光雷达)

一方面,双激光雷达的点云视场更广、更安全,相比单雷达设计的120度FOV,车头双雷达可实现水平180度的FOV覆盖,在“鬼探头”、左右有遮挡物等行车场景中,对左右横穿行人或障碍物的识别能力更强。

(双激光雷达点云

另一方面,是对车辆重点区域的识别更精准,在车辆正前方60度FOV的区域内,双激光雷达可做到加倍重叠,目标物上的点云数据更多,识别准确率更高。同时,在高阶自动驾驶的冗余安全方面,双激光雷达可互为安全冗余,比单激光雷达方案的可靠性有了很大提升。

实际上,这也是践行“奥卡姆剃刀”原理——“如无必要,勿增实体”信条的体现:一个雷达不够,三个雷达则太多,两个刚刚好,可解决大部分极端场景。在这一点上,理念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之处,当激光雷达渐成“堆料”噱头,为什么要让消费者承受额外的车辆成本呢?

或许不少人可能会对的发展路线缘何能走在行业最前沿有些许疑问。不过,在全球领先的公共及商业咨询公司Guidehouse发布的自动驾驶竞争力榜单中,第一顺位领导者阵营有一个熟悉的中国企业百度。而恰恰是行业唯一全栈应用Apollo高阶自动驾驶全套能力和安全体系的智能汽车品牌。

成立仅一年多时间,概念车如此快速的亮相,并率先实现“视觉+激光雷达”两套自动驾驶方案,充分体现了中国智能汽车“创新速度”。也许不久的将来,就不再孤独,很可能也会加入该阵营中。


内容由作者提供,不代表易车立场

收藏

收藏成功 !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

猜你想看

+加载更多

活动推荐

广告
  • 奖 
  • 抢 
  • 奖 

相关车型

CopyRight © 2000-2023 BitAuto,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   购车咨询:4000-168-168 (周一至周日 9:00 – 21:00) 法定假日除外